↑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以恪为左辅,休右弼,谭为辅正,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B.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C.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D.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2.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指授予官职,常用于授予官职的是“授”“除”“谪”“去”等。

B.“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布衣之礼”指像平民一样交往。

C.“尊号”,视为皇帝加的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这里指称帝。

D.“窃闻郡县颇有荒残”中的“窃”,指“私下”“私自”,表示对自己的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礼贤下士,他对待下属幕僚十分亲切随和,与下属出行有时同车而坐,有时同掌而睡。

B.孙登关心百姓利益,不扰民。他外出打猎,经常远远避开百姓良田,以免踩踏庄稼;休息时找空闲的地方。

C.孙登讲究孝道,对母亲恭敬、孝顺。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徐氏遭废,但她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

D.孙登忧国忧民。临终前他上奏章陈述政事,认为有些地方奸乱萌生,应加重刑罚,还认为应减轻赋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