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基于网络多媒体表达方式,网络文艺的表现手法出现了文字、图像与音频、视频共同结合的现象,文艺的表达方式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手段,形成了更具体、鲜明、生动的文艺样式。众多便捷交流平台的出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性加强,大大提高了读者的直接参与性,读者已经成为文艺作品生产、传播的一部分。网络文艺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壮大,逐渐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对汉语规范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冲击。

与传统文艺不同,网络文艺的传播路径更直接、更多元,影响力也更广泛。如果作者态度稍不负责,传播内容不真实,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文艺也将由此失去美感和尊严。当前有不少的网络文艺作品鱼龙混杂,某些颓废的、逻辑混乱的作品成为网络时尚,一些戏谑花哨的网络文体开始流行。这种无序的狂欢显然不是网络文艺的发展方向。

有不少声音认为,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文学将会终结。其实,无论传播媒介怎样变换,文学是不会终结的。文艺活动和文艺批评存在于人类的情感表现需求,而不是存在于传播媒介的变换。新兴的网络文艺形态预示着一种全新审美方式的出现。也就是说,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的审美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当艺术的平民化已经成为一种事实,艺术的形象也由原来的崇高逐渐演变为平凡的甚至是渺小的,崇高的审美逐渐被冲淡。审美的大众化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人类审美标准的退化。作为审美大众化的一种表现,它必将对今后我国文艺美学的研究乃至未来青少年的审美取向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急切需要符合新时代文艺发展规律的理论去引导。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强大的理论体系和高远的思想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关于文学和艺术美的判断。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网络文艺创作不能忽略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一些网络文艺创作者为了展现不同,为了追求奇特,既不尊重传统,也不尊重现实,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创作方向,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常生活的庸俗化审美、大众化审美的肆意狂欢,脱离了中华美学的精神血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不退让。只有这样,网络文艺才能顺应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真正拥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从而坚守住文学艺术的美感与尊严。

(摘编自徐畔《坚守文学艺术的美感与尊严》,《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8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了网络文艺,出现了文字、图像与音频、视频结合的现象。

B.传播路径更直接、更多元的网络文艺,发展速度空前,冲击了汉语规范的表达方式。

C.审美大众化正深深影响着青少年的审美取向,这种影响急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去引导。

D.文化传统是中华美学的精神血脉,只有尊重传统,才能够坚守住文艺的美感和尊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本文的论题:新的文艺类型的产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

B.文章先分析了网络文艺的种种表现,然后指出网络文艺急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

C.文章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如在文末阐述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时,就运用了此法。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论证周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构全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网络文艺作者的态度稍不负责,传播的内容不真实,网络文艺就会偏离创作的方向。

B.多元的审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艺术平民化成为了事实,导致了崇高的审美逐渐被冲淡。

C.只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就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D.网络文艺要尊重文化传统,不能为了追求奇特,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方向。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