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晋祠

梁衡

①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股、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②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③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苹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逃琵琶,娇羞迷人。

④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国,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昱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

⑤这里的水,多、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更可愛的是永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⑥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⑦一是圣母殿。这是全祠的主殿,是为虞侯的母亲邑姜所修的。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索宁元年(一一〇二年),距今已有八百八十年。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实例。殿内宽七间、深六间,极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扣,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⑧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岭二年(一〇八七年)。八条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髯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之好与工艺之精。

⑨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却在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面东西宽,南北翼如。桥边栏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桥上,随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鱼跃清波,荷红映日,真乐而忘归。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是仅有的一例。

⑩就是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这假山上本有一挂细泉垂下,而山下却立了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昧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却总不能满碗,和尚就这样,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还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来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埋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顺着山脚,傍着水滨去寻吧。真让你访不胜访,虽几游而不能尽兴。历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这个好地方,至令山径石壁,廊前石碑上,还留着不少名人题咏。有些词工句丽,书法精湛,更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⑪晋祠就是这样,以她优美的身躯来护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她,真不愧为我国像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选自《随文读经典》有删减)

(注)本文于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晋祠是为纪念周武王之子唐叔虞而建的。

1.通读全文,说说文的结构思路。

2.文章第⑩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园中小品,有什么作用?

3.本文是一篇文学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又不失准确严谨,请例举分析。

4.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