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经过70多年  ①   的治理,黄河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防洪、行洪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干支流骨干水库、河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保障了黄淮海平原12万平方千米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例如上游建成的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对保障兰州市的防洪安全和减轻宁蒙平原河道的凌汛威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游的宁蒙河段、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大坝河段、沁河下游、渭河下游和其他支流修建的大量堤防、护岸工程,在保障两岸地区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为黄河安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处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让黄河陷入“一碗水,半碗沙”的无奈之境。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0年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56万平方千米,建成9万多座淤地坝和大量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年均减少入黄泥沙4亿吨左右。这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促进了相关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了解,由于水土流失防治成效的取得,从1983年到现在,黄河流域川掌沟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提升近5倍,粮食产量增长近5倍,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增加。逐渐铺展的绿色,不断跃升的数字,真真切切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表1  黄土高原入黄泥沙量统计

表2   黄土高原(武山县)农民人均收入统计

(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得到了提升,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流域内大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   ②   ;水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加强流域地表水资源保护,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实施节水、跨流域调水和其他替代水源措施,控制地下水的开采。2020年还将逐步退还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完善地下水监测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加强了流域水质生态的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例如现已建立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了涉水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了流域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也已初步建立,还建设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1.依据文意,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呕心沥血     ②水质有所提升且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

B.①处心积虑     ②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且水质有所提升

C.①呕心沥血     ②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且水质有所提升

D.①处心积虑     ②水质有所提升且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

2.阅读材料二的文字及表1和表2,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治理黄河取得的成效。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