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冰清古琴

嘉定庚午,余在中都燕李奉宁坐上,客有叶知几者,与焉。叶以博古知音自名

前旬日,有士人携一古琴,至李氏,鬻之。其名曰“冰清”,断纹鳞皴制作奇崛,识与不识,皆谓数百年物。腹有铭,称晋陵子题,铭曰:“卓哉斯器,乐惟至正。音清韵高,月澄风劲。三馀神爽,泛绝机静。雪夜敲冰,霜天击磬。阴阳潜感,否臧前镜。人其审之,岂独知政。”又书大历[1]三年三月三日上底,蜀郡雷氏斫,凤沼[2]内书贞元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士雄记。李以质于叶,叶一见色动,掀髯叹咤,以为至宝。客又有忆诵《渑水燕谈》中有是名者,取而阅之,铭文岁月皆吻合,良是。叶益自信不诬,起附耳谓主人曰:“某行天下,未之前觌,虽厚直不可失也。”李敬受教,一偿百万钱。鬻者撑拒不肯,曰:“吾祖父世宝,将贡之上方,大珰[3]某人固许我矣,直未及半,岂可售?”李顾信叶语,绝欲得之;门下客为平章,莫能定。余觉叶意,知其有赝,旁坐不平。漫起周视,读沼中字,皆历历可数,因得其所疑。乃以袖覆琴而问叶曰:“琴之美恶,余姑谓弗知,敢问贞元何代也?”叶笑未应,坐人曰:“是固唐德宗,何以问为?”余曰:“诚然,琴何以为唐物?”众哗起致请,乃指沼字示之,曰:“元字上一字,在本朝为昭陵[4]讳,沼中书贞从卜从贝是矣,而贝字缺其旁点,为字不成,盖今文书令也。唐何自知之?贞元前天圣二百年,雷氏乃预知避讳[5],必无此理,是盖为赝者。徒取《燕谈》,以实其说,不知缺文之熟于用而忘益之。字固可识,又何疑焉。”众犹争取视,见它字皆焕明,实无旁点,乃大骇。李更衣自内出,或以白之,抵掌笑。叶惭曰:“是犹佳琴,特非唐物而已。”李不欲逆,勉强薄酬,顿损直十之九得焉。鬻琴者虽怒而无以辞也,他日遇诸途,頩而过之。

今人多售赝物,人或赞美随辄取赢焉,或徒取龙断者[6]之称誉以为近厚,此与攫昼何异?盖真蔽风也。

(取材于南宋·岳珂《桯史》)

往:(1)大历、贞元:唐代年号。(2)凤沼:古琴底部凹槽。(3)珰:太监。(4)昭陵:指宋仁宗赵祯。天圣是其年号。(5)避讳:不写君主名字以示尊重。遇避讳字常以缺笔书写。(6)龙断者:大意为某方面的权威。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在中都燕李奉宁坐上    燕:通“宴”,(被)宴请

B. 李以质于叶           质:询问求证

C. 沼中书贞从卜从贝是矣    是:这样

D. 人或赞美随辄取赢焉     赢:利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雷氏乃预知避讳        乃大骇

B. 乃以袖覆琴而问叶曰     琴何以为唐物

C. 虽厚直不可失也        鬻琴者虽怒而无以辞也

D. 至李氏,鬻之         绝欲得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以博古知音自名

叶知几以博通古物精通音律自称

B. 阴阳潜感,否臧前镜

阴阳之道(可通过琴音)悄然地领悟,善恶是非(在乐音)前亦被明察

C. 余觉叶意,知其有赝,旁坐不平

我察觉了叶知几的意图,知道这琴有假,在旁边坐着心中不平

D. 李更衣自内出,或以白之,抵掌笑

李奉宁如厕后从里面出来,或许就已经明白了一切,鼓掌大笑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掀髯叹咤”“叶笑未应”“叶惭曰”等细节描写对叶知几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B. 文中古琴因外表古朴,铭文与书中记载吻合,因此被众门客断定为唐代所造的古物。

C. 李奉宁虽然知道古琴是赝品,但是不愿违逆自己喜爱此琴的心意,仍然买下了古琴。

D. 作者叙写了由一个字断琴真伪的趣事,更借此事对当时售假逐利的风气进行了批判。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徒取《燕谈》,以实其说,不知缺文之熟于用而忘益之。

②是犹佳琴,特非唐物而已。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