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衬   B.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 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C.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边邑

D.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得雄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壬戌之秋   盘庚之迁

B. 徘徊于斗牛之间   因击沛公于坐

C. 而不知其所止   吾其还也

D. 扣舷而歌之   赂秦而力亏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属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共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

B. “望”一般指农历每月的十五,除此之外,还有“朔”“晦”,分别指每月的末日和初日。

C. 我国古代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作宿。文中“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D. 古籍中的“河”一般指黄河,“江”一般指长江。文中“白露横江”的“江”就指长江。

5.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