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轲既至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沈,可与谋。”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乃造焉,太子逢迎。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

遂至秦。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善:善良

B.太子丹患之          患:担忧,感到担忧

C.秦王发图           发:打开、展开

D.名垂后世           垂:流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之燕             杜少府之任蜀州

B.故丹怨而亡归         君安与项伯有故

C.其为人智深而勇沈      吾其还也

D.董生与夏无且游       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到了燕国之后,受到燕国隐士田光先生的友好对待,为后文举荐他埋下了伏笔。

B.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燕国君臣唯恐大祸临头,太子丹也找他的老师鞠武商量计策。

C.选段通过“把、揕、逐、引、掷”等动作的描写,再现了荆轲刺秦王的壮烈场面。

D.司马迁认为,荆轲使用了毫不足取的个人冒险手段,和普通刺客一样,都是虚妄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地遍天下,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