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故址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汉王数项羽曰   范增数目项王

B.汉王欲引而西归  引以为流觞曲水

C.汉王伤胸,乃扪足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亦足以畅叙幽情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B.为政不平,主约不信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至固陵,不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以为汉尽得楚地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B.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C.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D.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B.弑,本意是指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

C.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属陕西一带。

D.本纪,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史记》,其中有十篇。

5.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把项羽的所作所为归纳了十条罪状,不屑应和他的挑战。

B.项羽听了刘邦的话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假装自己伤了脚趾,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后来,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

D.项羽有着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等缺点,而刘邦能够从大局出发,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所以最终项羽失败,刘邦夺得了天下。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

(2)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