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五猖会》(节选)

①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②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③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④“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⑤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⑥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⑦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⑨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⑩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1.下列对上面文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家人为看迎神赛会忙碌的场景和后面“静肃”形成鲜明对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主题。

B.《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的病》都收集在《朝花夕拾》中。

C.《五猖会》记录了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文中父亲是一个专制、严肃、不近人情但又懂得抓住教育契机的封建家长。

2.试结合当今的社会实际谈一谈你从文段中获得的一个启示。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