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③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④“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⑤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⑥“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

⑧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

⑨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对祥林嫂的描写,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如“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B.“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这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表明“我”怕看见祥林嫂的眼睛。

C.第⑧段中“在土地庙捐了门槛”的内容,在前文中有伏笔,如祥林嫂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小说中“我”不愿加重迷信给她造成的沉重的思想负担,又不忍使她见爱子的唯一心愿破灭,故回答祥林嫂的问话时吞吞吐吐。

2.第①⑦⑧⑨段都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它们分别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精神与心理状态?

3.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