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6—11(每小题2分)
于是王召见,……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1.找出各项加点字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召有司案图                      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C.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D.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决负(依仗)约不偿城

B.礼节甚倨(傲慢)

C.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

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3.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下列加点字中,与“宁许以负秦曲”的“负”词性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反欲斗两主

C.空以身膏草野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5.下列句子中与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6.请选出都能表现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③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④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