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20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B.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C.欲诛有功之人           诛:惩罚

D.毫毛不敢有所近          近:接近、沾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得复见将军于此/樊哙覆其盾于地

B.以待大王来/请以剑舞

C.与之同命/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劳苦而功高如此/立而饮之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性格的一组是(3分)(   )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出项羽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羽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的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