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赞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者。今大王而东,三秦可传檄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史记·淮阴侯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     呕呕:和悦温和的样子

B.不居关中而彭城            都:国都

C.印敝,忍不能予           刓 :磨圆棱角

D.今大王而东              举:兴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城邑封功臣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C.大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           公时廉将军孰与秦王

D.三秦可传檄定也                 尝一龙机发地不动
3.下列句子都能体现项王“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的一项是

①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    ②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③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    ④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⑤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    ⑥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认为勇敢凶悍仁爱强大,项羽远胜刘邦,但项羽也有自身弱点或失误,即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任人唯亲、杀戮过多,因此,项羽其强易弱。

B.韩信认为,“秦民”对项羽所任的三秦王是既“怨”又“痛”且“莫爱”;而对刘邦的入关是“无不欲得大王王秦”,民心所向,显而易见。

C.韩信冷眼旁观,比较了刘项两人的不同:项羽暴虐,刘邦抚民;项羽斗勇,刘邦使智;项羽刚愎,刘邦纳谏;项羽弃义,刘邦守约。

D.韩信对天下形势和项羽为人的分析精辟而深刻,显示了韩信的雄才大略以及高瞻远瞩的胸襟,刘邦对其相见恨晚。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2)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