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二十年,哱拜反宁夏,都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宜令讨贼。六月抵宁夏。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弟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誓师渡江。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檄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战死。帝痛悼,赠少保、宁远伯,谥忠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B.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C.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D.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都御史”是明代都察院的长官,专门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B. “檄”是古代用于征召、声讨、晓谕等的官方文书。文中就是声讨之意。。

C. “中旨”指明代皇帝自宮廷发出而不正常通过内阁,直接交付有关机关执行的谕旨。

D. “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官职爵位高于生前所任官职或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如松将才难得,屡被重用。哱拜反宁夏时,他帶兵征讨;后來又东征朝鲜;二十五年冬,辽宁总兵被罢后,中旨特用如松。

B. 李如松为将作风强硬,身先士卒。两军阵前,对于退缩者毫不手软,宁夏平叛时官兵稍有退却,即斩杀先退士兵以示众。

C. 李如松骁勇善战,足智多謀。平定宁夏之乱,在其他将领多次攻城不克的情况下,他定计水淹城池,一举成功,因此晋升为都督。

D. 李如松知恩图报,殒命沙场。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

(2)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