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成“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的后撤。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也就是中国本土在20世纪末期重新启动现代化的“解放政治”。但发生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又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它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因此生活政治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空间,它们需要通过文学叙事获得认同。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精神担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是中国文人精神担当的突出品格阅读答案__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阅读答案。

B.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有着悠久绵延的思想传统。

C. 中国现代文学只有有效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才能表现其浓郁的政治情怀。

D. “五四”启蒙精神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格,主要因为前两者之间的矛盾对立。

B. 因为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所以不少知识分子品格独立,放弃了对社会的精神担当。

C.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文学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后撤,意味着部分作家对社会职责的放弃,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D. 一个有精神担当的作家兼有生活政治和解放政治两种政治情怀,通过宏大的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来表达这样的情怀。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家放弃精神担当,就意味着他们政治情怀的淡薄,对社会职责的放弃。

B. 鲁迅先生写小说声援“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体现了鲁迅先生具有浓郁的政治情怀。

C. 新世纪文学叙事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从而决定了解放政治情怀和生活政治情怀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D.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关注现代性带来的欲望扩张、精神匮乏等问题。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