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节选)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九庙之耻      雪:洗雪       B.然以自文于君亲      微:没有

C.因人之力而之    敝:损害     D.道芷阳行        间:间隙

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1)予生也幸           (2)臣壮也,犹不如人

B.(1)而幸生也何所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C.(1)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1)吾还也。             (2)会怒,不敢献

3.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回答。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烛之武)话里的言外之意 : 

(2)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郑伯说动烛之武出使的两点理由: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3)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