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旗亭①画壁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②,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shì)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________________。”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③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____________之词耳!岂______________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____________。”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节选自《集异记》)

【注】①旗亭:酒楼。②风尘未偶:奔波困扰,很不走运。③此诗大意为打开箱子看到朋友生前的信,泪洒胸襟。朋友在地下虽然寂寞,却可以和大文学家扬雄在一起。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人共诣旗亭      诣:到……去

B. 寻续而至         寻:不久

C. 我辈各擅诗名      擅:擅自

D. 诸伶不喻其故      喻:明白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一伶拊节而唱/位尊而无功

B. 三诗人因避席偎映/因人之力而敝之

C. 之涣自以得名已久/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D. 皆当时之名部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3.按顺序填入文中划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③《巴人》《下里》

④《阳春》《白雪》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最初他们自己没有确定过高下优劣。

B. 三位诗人在酒楼宴请歌妓,想通过歌妓演唱自己诗词的数量来定高下。

C. 王之涣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负,而最终歌妓的演唱也证实了他的才能。

D. 从文中可见当时诗人的优秀诗篇在社会上受到欣赏并广泛流传的情况。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