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一)小红、小明两同学分别用铝块、某种液体来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小红同学用天平、量筒、质量不等的铝块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某种液体进行实验,先在烧杯中加某种液体后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用量筒测出某种液体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一                                     表二
实验序号 铝质量(g) 铝体积(ml) 实验序号 液体的质量(g) 液体的体积(ml)
1 27 10 (1) 58 10
2 54 20 (2) 66 20
3 81 30 (3) 74 30
(1)小明表二中记录的数据有明显错误,其产生错误原因是______.
(2)利用哪些方法处理上述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方法一:______;
方法二:______.
(3)某种液体的密谋是______g/cm3.
(4)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
(二)如图所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曼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曼所在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用以吸引大头针.如图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曼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______,可判断它磁性的强弱.
(2)通过比较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______.
(5)小曼做完实验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若将d中甲的大铁钉去掉,那么甲、乙吸引大头针数目是否还是甲多乙少呢?于是进一步猜想:D、甲多乙少   E、甲少乙多   F、甲一个也不吸引    G、无法判定
你认为她的猜想最有理由成立的是______;(填字母)

九年级物理解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