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其中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危物种。

材料二: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或者生产和使用中污染较小的能源,例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和核能等。

(1)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一分析潘塔纳尔湿地形成原因,并列举破坏湿地的危害。(8分)

(2)结合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和材料二归纳巴西能源构成特点,并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其意义。(8分)

【答案】

(1)原因:①降水丰富,河水泛滥,水源补给丰富(2分)②地形平坦,排水不畅(2分)

危害:①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②水旱灾害加剧(2分)

(2)特点:①新能源比重大 (1分)②清洁能源比重大 (1分)

经济意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2分)

社会意义:创造(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能源危机(2分)

环境意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环境的改善(2分)

【解析】

考点:

(1)湿地形成一是水多,二是排水不畅;结合气候类型分布,潘塔纳尔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易形成湿地。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洪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结合材料主要反映其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且由于位于热带草原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该湿地还能起到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湿地破坏之后,湿地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加剧。

(2)巴西的能源利用结构中生物能和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比重大,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促进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考点:湿地成因和作用;巴西能源构成特点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4-2015学年河南省夏邑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仍严重不足,单靠西气东输一条管线仅仅满足部分市场需求,下一步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西气东输二线也将建成投产,三线、四线工程也已经纳入规划建设中,有望在“十二五”末落成,届时中国的“气荒”有望基本解决。

材料二 第二条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材料三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全线包括1干8支3库1LNG应急调峰站。干支线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共10个省、自治区,干线、支线总长度为7378公里。西气东输三线的主供气源为新增进口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

(1)由材料知,引入国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你认为海外气源除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外,还有可能来源于哪里?为什么?(3分)

(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其优势有( )(1分)

①天然气储量大      ②陆上邻国,能源安全有保障

③该地天然气价格便宜 ④其他国家很少使用这两个国家的天然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西气东输一线经过的自然带有                                    

              。(4分)

(4)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较,三线工程建设还具有哪些意义。(8分)

高二地理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