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①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②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

[注]①错:通“措”,放置 ;②枉:不正直、邪恶。③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                                                    

高三语文文学作品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