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微粒观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之一。在探究微粒性质的课外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小刚按照课本方案(见图1)进行实验,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刚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验探究)小刚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

(1)滴入浓氨水后,可观察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

(2)“与图1比较,图2的实验装置,能更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____(填“放热”或“吸热”)。

(实验结论)改进后的实验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反思交流)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刚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一点)_______。

(继续探究)小红受小刚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变红的情况可能是______。

A.下面的先变红,上面的后变红      B.上面的和下面的一起变红

C.上面的先变红,下面的后变红      D.以上均有可能

(3)小刚对酚酞的组成产生兴趣,查阅资料知道其化学式为C20H14O4 ,并进行了相关计算:

①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③31.8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九年级化学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