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李振,字兴绪,其祖抱真,唐潞州节度使。振为唐金吾卫将军,拜台州刺史。盗起浙东,不果行,乃西归。过梁,以策干太祖,太祖留之。太祖兼领郓州,表振节度副使。

振奏事长安,舍梁邸。宦官刘季述谋废昭宗,遣其侄希正因梁邸吏程岩见振曰:“今主上严急,诛杀不辜,中尉惧及祸,将行废立,请与诸邸吏协力以定中外,如何?”振骇然曰:“百岁奴事三岁主,而敢尔邪!今梁王百万之师,方仗大义尊天子,君等无为此不祥也!” 振还,季述卒与岩等废昭宗,幽之东宫,号太上皇,立皇太子裕为天子。是时,太祖用兵在邢、洺间,季述诈为太上皇诰告太祖,太祖犹豫,未知所为,振曰:“夫竖刁、伊戾之乱,所以为霸者资也。今阉宦作乱,天子危辱,此王仗义立功之时。 ”太祖大悟,乃囚季述使者,遣振诣京师见崔胤,谋出昭宗。昭宗返正,太祖大喜,执振手曰:“卿谋得之矣!”

王师范以青州降梁,遣振往代师范,师范疑惧,不知所为,振曰:“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师范洗然自释,乃西归梁。

昭宗迁洛,振往来京师,朝臣皆仄目,振视之若无人。有所小怒,必加谴谪。故振一至京师,朝廷必有贬降。时人目振为鸱枭。太祖之弑昭宗也,遣振至京师与朱友恭、氏叔琮谋之。昭宗崩,太祖问振所以待友恭等宜如何?振曰:“昔晋司马氏杀魏君而诛成济,不然,何以塞天下口?”太祖乃归罪友恭等而杀之。

振尝举进士咸通、乾符中,连不中,尤愤唐公卿,及裴枢等七人赐死白马驿,振谓太祖曰:“此辈尝自言清流,可投之河,使为浊流也。”太祖笑而从之。

太祖即位,累迁户部尚书。友珪时,以振代敬翔为崇政院使。庄宗灭梁入汴,振谒见郭崇韬,崇韬曰:“人言李振一代奇才,吾今见之,乃常人尔!”已而伏诛。

( 选自《新五代史》 )

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A.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B.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C.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D.独不闻/汉张绣乎/绣与曹公为敌/然不归袁绍/而归曹公者/知其志大/不以私仇杀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岂以故怨害忠臣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诰,专用于上对下,也指文体名,训诫或任命封赠的文告,隋唐以后帝王授官、封赠、贬谪也用诰。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也指诸侯或者大官的死,在这里指唐昭宗死。

C.尚书,官名,始置于战国,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

D.谪,贬官降职或流放。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蔗守巴陵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振的祖父李抱真任唐潞州节度使,李振担任唐金吾卫将军时拜望了台州刺史。

B.李振返回,刘季述最终和程岩等人废黜唐昭宗,把李振囚禁在东宫,称昭宗为太上皇,立皇太子李裕为天子。

C.唐昭宗迁到洛阳,李振往来于京师,朝臣们都对他眯着眼睛看。李振见了他们就像没看见一样。

D.李振愤恨唐的公卿,到裴枢等七人被赐死在白马驿时,他对梁太祖说这些人曾自称清流,可以把他们扔到黄河中,让他们变成浊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起浙东,不果行,乃西归。过梁,以策干太祖,太祖留之。

(2)振骇然曰:“百岁奴事三岁主,而敢尔邪!今梁王百万之师,方仗大义尊天子,君等无为此不祥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