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后面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弃甲兵而走                 曳:拖着。

B.不百步耳                   直:只是,不过。

C.罟不入洿池                 数:读作cù,数量多。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制止,约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而已         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B.①斧斤时入山林                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C.①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②以其无礼

D.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           ②朝济昔设版焉

3.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之以桑

B.七十者帛食肉

C.吾道也,失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序八州而同列

4.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以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