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综合性活动。(8分)

眼下,“微博”不但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而且,“微博风”悄悄刮进了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每天忙着“织微博”,乐此不疲。对我们身边的“微博”你了解多少呢?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的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我的美景在手机里,要看上我微博。”4月1日,温州网《草根播报》栏目,楠溪江风景旅游管理局组织了近30名网络名人、媒体记者、旅游达人,组成网络采风团,来到楠溪江茗岙、渠口等地,感受梯田油菜花、桃花春色的美景;走进田间地头,采访农户,感受新农村的魅力。微博播美景,成为此行另一道风景。

材料三:记者在新浪某个微博群上看到,这个微博群注册有一百余名学生,每天都有上百条消息更新。内容大多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儿:上课吃零食、在同学背上贴字条、上课传纸条、在课桌上刻字、背地给老师起外号等。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这段新闻中,既出现了富有传统意蕴的“采风”一词,也出现了“达人”“微博”等网络新名词,请任选一个词语进行解释。(1分)

被选词语:给力  达人  微博  草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中,你发现中学生使用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博欣欣向荣之余,也乱象纷纷,如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等。

新浪首推微博实名制,即注册微博需要真实身份信息,对新浪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请你发布一篇微博,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不超过4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语言应用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