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①,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⑥。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节选《武昌九曲亭记》)

【注释】①伏息:平息。②子瞻: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字;杖策:拄着拐杖。③乱流:横渡江水。④闻:听,听到。⑤幅巾:古代男子用绢束发。⑥劳:慰劳。⑦意适:心情畅快。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自非亭午夜分               (2)虽乘奔御风

(3)哀转久绝                 (4)故渔者歌曰

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春冬之时    则以钳搏之

B.不以疾也     贻以金钗

C.则素湍绿潭   又留蚊于素帐中

D.或王命急宣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闻 子 瞻 至 幅 巾 迎 笑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5.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留宿在山上的原因。(3分)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