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一场瓢泼大雨浇灭了体育场的主火炬;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场大风吹熄了奥组委官员点燃的接力火炬.
材料二:2000年悉尼奥运会,生物学家邓肯在4米深的水下手擎火炬潜泳3分钟,利用镁在氧气中燃烧创造了“水火交融”的奇观,实现了火炬的水下传递(如图1)
材料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珠峰火种灯”借助一种特殊的固体炭柱燃料缓慢燃烧,“珠峰火炬”则应用了航天燃烧技术,实现了火炬在世界“第三级”珠穆朗玛峰的传递(如图2).
(1)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A)可燃物;(B)氧气;(C)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请分析“材料一”中两次火炬熄灭各是由于破坏了什么燃烧条件造成的(填序号).
①1976年______;②2004年______.
(2)分析火炬在水中燃烧的情况,回答:
①水中火炬能保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原因是______;
②火炬中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MgO

九年级化学解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