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1.下面对“趣味”的看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阅读趣味偏狭,对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是有利的。

B. 文艺上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 文艺入门趣味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执一派。

D. 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应该符合时代基本精神。

2.下列各项不能证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一项是

A. 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B. 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 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D. 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3.对原文主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文艺上的门派,可以让初学者有所效法,又会使人囿于偏狭。

B. 学文艺的人入门后,可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

C. 门户之见往往可以限制初学者,但不足以限制阅读兴趣广泛的人。

D. 广泛涉猎,减少偏见,纯正趣味,才能免于“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