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拓展阅读

旅行的意义

周瑾

20岁的冬天,我第一次背包远行。乘当地人的卧铺车,走夜路去九寨沟。午夜两点抵达沟口,伸手不见五指。因为淡季,没有营业的旅店,没有行人,气温零下五度,只听见脚边溪水哗哗的流淌声。我很饿,突然升高的海拔,让我缺氧到无法直立行走。彻骨的冷,无尽的黑暗,沉重的行囊,身体的透支,让我只想躺倒在路边。我甚至渴望昏迷,让这一切变成虚幻的梦境吧。可是,同行的朋友不断催促我:千万不能坐下,在最难熬的时刻,小小的松懈都会让整个意志轰然倒塌。我不想被这片黑暗吞噬,我还没有看过美丽的风景,怎么能就此放弃!我佝偻着身体,被迫保持低头的姿势。我只能看见我沉重的步伐和不知通往何方的山路。但是,我必须向前,再向前,寻找一片安全的灯光。我度过了生命中最漫长的三十分钟,我连滚带爬,每一秒钟都在躺倒和前行的交战中挣扎。那晚,当我疲惫不堪地躺在温暖的床上时,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变得强悍!

25岁的深秋,我和妹妹背包去北疆一个叫白哈巴的边境村庄。我们穿过草原和树林,寻找中哈边境的5号界碑。回宿营地的路上,我一不小心掉入了界河,右脚卡在了木桥的分岔中。还好水不深,只是刺骨的冷。妹妹把我拖回岸上,可是右腿已经湿透。北方的冬季来得极早,气温早就降到了冰点。我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慌,拖着冻得麻木的右腿,心情极度恶劣。我抱怨天气,抱怨简陋的木桥,抱怨遥远的宿营地,抱怨一切可抱怨的。就在这时,我无意中抬起了头。我看到了最广袤的旷野,无数的牛羊散落其中,不远处的林梢上一轮夕阳散放出绚烂的余晖。这是我看过的最美丽和最宁静的黄昏!在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一句真理:这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世界。我们得到和失去的,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失衡。不要总是低头计算失去的细枝末节,抬头看向开阔的前方,你会得到更美丽的惊喜。

27岁的春天,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我去了尼泊尔徒步。每天很早起床,然后背包行走。喜马拉雅山域雄壮而美丽,无数的雪山,连绵的山峦和丛林,夜晚抬头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银河。欣赏这美丽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透支的体力,起泡的双脚,晒黑的脸颊,几天无法洗澡,没有可口的饭菜。每天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有时有路有时没有,终点总也看不到,计算路程的方式是今天翻过了几个山头。终于在某个半山腰上我累到无法前行,我觉得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散落开来。我暗自想:我不能坐下,就让我站着休息一分钟也好。我慢慢地回过头想眺望远处的风景,我忽然就惊呆了。我一路爬过的山路几乎垂直向下,陡峭得令人害怕。而那些已经被我翻越的山头原来那么高,高到我无法相信我曾经征服过它。烈日仍然在曝晒,前路依然艰险。可我忽然信心满满。身体在最疲惫的时候,心灵却像风一样透明而自由。

从20岁开始,我每年都会背包远行。最高的山、最蓝的海、苍凉的戈壁、炽热的沙漠,各种神奇的地貌我都不愿错过。在旅途中,我学会了低头时的坚持,抬头时的自信,回头时的自省。我要我的人生丰富,我要我的胸怀宽广,我要我的灵魂美丽。

(选自《新读写》,有改动)

1.简要概括文中介绍的几件事。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在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一句真理:这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体在最疲惫的时候,心灵却像风一样透明而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行的意义在于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4.读完本文,你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