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神医王十二

冯骥才

天津卫是码头。码头的地面疙疙瘩瘩可不好站,站上去,还得立得住,靠嘛呢——能耐?一般人能耐也立不住,得看你有没有非常人所能的绝活儿。换句话说,凡是在天津站住脚的,不管哪行哪业,全得有一手非凡的绝活,比方瞧病治病的神医王十二。

要说那种“妙手回春”的名医,城里城外一挑一筐,可这只是名医而已,王十二人家是神医。神医名医,一天一地。神在哪儿,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别人没法儿,他有法儿,而且那法儿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

王十二这种故事多着呢,这儿不多说,只说两段。一段在租界小白楼,一段在老城西马路。先说租界这一段。

这天王十二在开封道上走,忽听有人尖叫。一瞧,一个在道边套烟筒的铁匠两手捂着左半边脸,疼得大喊大叫。王十二急步走过去问他出了嘛事,这铁匠说:“铁渣子崩进眼睛里了。”王十二说:“别拿手揉,愈揉扎得愈深。”

王十二抬起头往两边一瞧,这条街全是各样的洋货店,王十二喜好洋人新鲜的玩意儿,常来逛。他灵光一闪,扭身就朝一家洋杂货店跑去,进门伸出右手就把挂在墙上的一样东西摘了下来。顺手将左手拿着的出诊用的绿绸包往柜台上一撂,说:“我拿这包做押,借你这玩意儿用用,用完马上还你!”话没说完,人已夺门而出。

王十二跑回铁匠跟前说:“把眼睁大!”铁匠使劲一睁眼,王十二也没碰他,只听“叮”的一声,这声音极轻微也极清楚,跟着听王十二说:“出来了,没事了。你眨眨眼,还疼不疼?”铁匠眨眨眼,居然一点也不疼了,跟好人一样。再瞧,王十二捏着一块又小又尖的铁渣子举到他面前,就是刚在他眼里那块要命的东西!不等他谢,王十二已经转身回到那洋货店,跟着再转身出来,胳肢窝夹着那个出诊用的绿绸包朝着街东头走了。①铁匠朝他喊:“您用嘛法给我治好的?我得给您磕头呵!”王十二头也没回,只举起手摇了摇。

铁匠纳闷,到洋货店里打听。店员说:“还没有听说它能治眼!这是个能吸铁的物件,洋人叫它吸铁石。”原来王十二是使它把铁匠眼里的铁渣子吸下来的。

可是,刚刚那会儿,王十二怎么忽然想起用它来了?

神不神?神医吧。再一段更神。

这段事在老城西那边,也在街上。

那天一辆运菜马车的马突然惊了,横冲直撞在街上狂奔,马夫吆喝拉缰都弄不住,街上的人吓得往两边跑,有胡同的地方往胡同里钻,没胡同的往树后边躲,连树也没有的地方就往墙根扎。马奔到街口,迎面过来一位红脸大汉,敞着怀,露出滚圆锃亮的肚皮,一排黑胸毛,赛一条大蜈蚣趴在当胸。有人朝他喊:“快躲开,马惊了!”

谁料这大汉大叫:“有种往你爷爷胸口上撞!”看样子这汉子喝高了。

马夫急得在车上喊:“要死人啦!”

跟着,一声巨响,像撞倒一面墙,把大汉撞飞出去,硬摔在街边的墙上,好像紧紧趴在墙上边。马车接着往前奔去,大汉虽然没死,却趴在墙上下不来了,他两手用力撑墙,人一动不动,难道叫嘛东西把他钉在墙上了?

人们上去一瞧,原来肋叉子被撞断了,断了的肋条穿皮而出,正巧插进砖缝,撞劲太大,插得太深,拔不出来。大汉痛得急得大喊大叫。

大汉叫着:“快救我呀!”声音大得震耳朵。有几个人撸袖子要上去拽他。

这时,就听不远处有人叫一声:“别动,我来。”

人们扭头一瞧,认出是神医王十二,便说:“有救了。”

只见王十二先往左边,两步到一个剃头摊前,顺手从架子上摘下一块白毛巾,又在旁边烧热水的铜盆里一浸一捞,便径直往大汉这边跑来。他手脚麻利,这几下都没耽误工夫,手里的白毛巾一路滴着水儿、冒着热气儿。

王十二跑到大汉身前,把滚烫的湿毛巾往大汉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紧紧捂住,大汉给憋得大叫,使劲挣,王十二死死搂着捂着,就是不肯放手。大汉肯定脏话连天,听上去却呜呜地赛猪嚎。只见大汉憋得红头涨脸,身子里边的气没法从鼻子和嘴巴出来,胸膛就鼓起来,愈鼓愈大,大得吓人,只听“砰”的一声,钉在墙缝里的肋叉子自己退了出来。王十二手一松,大汉的劲也松了,浑身一软,坐在地上,出了一声:“老子活了。”

王十二说:“赶紧送他瞧大夫去接骨头吧。”②转身去把白毛巾还给剃头匠,走了,好赛嘛事没有过。

在场的人全看得目瞪口呆。只有一位老人看出门道,说:“王十二爷这法儿,是用这汉子身上的劲把肋条从墙缝里抽出来的。外人的劲是拗着自己的,自己的劲都是顺着自己的。”这老人寻思一下又说:“可是除去他,谁还能想出这法子来?”

人想不到的只有神,所以天津人称他神医王十二。

(选自《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中描述了神医王十二的两次救人的故事,运用对王十二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多种方法,塑造了神医王十二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形象。

B.文章以“神医王十二”为题不仅体现了主人公有高明的医术,而且明确了小说的线索,说明小说情节是紧紧围绕“神医王十二”展开。

C.文中写铁匠的“纳闷”,目的是引出对吸铁石以及王十二能够使用吸铁石给铁匠治眼的具体原因的介绍,以此表现神医王十二是位求知欲强,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治疗方法的医生。

D.文章十分口语化,作者就像一个说书人一样,面对面向听众讲述故事。比如“神不神?神医吧。再一段更神”,用询问的口吻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下文。

E.被马车撞的大汉是一个比较莽撞的人,加上酒喝多了,没有躲避而被撞飞到街边的墙上,获救之后他用“老子活了”来表达对王十二的感谢之情。

2.小说前两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①铁匠朝他喊:“您用嘛法给我治好的?我得给您磕头呵!”王十二头也没回,只举起手摇了摇。②转身去把白手巾还给剃头匠,走了,好赛嘛事没有过。这两处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4.文章在塑造人物的形象时,着力表现了神医的神奇,神奇中的崇高,其中神奇中的崇高极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神医王十二给了我们哪些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