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而起,起归。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起             觉:睡醒

B.攀援而登,箕踞而     遨:游览

C.外与天            际:边际

D.悠悠乎与颢气俱        悠悠:渺远的样子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觉而起,起归          后人哀之不鉴之

B.故为之文志           秦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得邑

C.而不知所穷           杳不知所之也

D.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被贬谪到永州,戴罪之人,所以忧惧不安。但是有了西山这样一处佳境,让他豁然开朗,又从悲境中走出。

B.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游诸山,漫漫而游,但长怀着忧惧的心理,后来游玩西山,则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C.西山给了作者全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让作者达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

D.在西山上,作者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这里既是一种喝酒的姿态,也暗含了自己被贬官之后的一种精神上的颓然。

4.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异姿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B.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我向来就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赏景已经开始。

D.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他们的尽头。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