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①在日本大阪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2秒95夺冠。这是他夺得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比赛记录表明:刘翔的起跑反应时间是0.161秒,列八名选手中第五位。其实,在以往的许多国际赛事中,刘翔的起跑反应都慢于别人,可以说,有好几次,刘翔都是“输在起跑线”却“赢在终点”的世界冠军。可见,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只要不悲观失望、而去奋起直追,坚持不懈,一样能够赢在终点。

②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越。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难中磨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吴晶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同样“跑”出了精彩的人生。再如,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满自信,不言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为“终点上的赢”。

③反之,有的人虽然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却因不思进取输在了人生的终点。王安石《伤仲永》中那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天资聪慧,很小就会做诗,便有人花钱请他写诗,他的父亲就天天带着他作诗赚钱,不让他好好读书,结果长大后“泯然众人矣”!

④现如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父母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或者因为孩子“起跑”不好,就沮丧地认为输掉了一切。诚然,要达到同样的目标,“起跑”慢的,肯定要比“起跑”快的付出更大的努力,但只要方法得当,锲而不舍,你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跑出精彩的人生。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括文章第1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3.“许多贪官当初大权在握,何等威风神气,但后来‘权为己用,利为己谋’,终因贪欲毁掉了前程,甚至断送了生命。在事业、人生的终点输得一塌糊涂。”是从文中摘出来的,它正确的位置应该在哪一段?请阐明理由。

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