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

③……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填空。

(1)在作者看来,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

(2)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最后一句,简要说说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语)。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的,若以“苦与乐”为题,则显得范围过大,不够准确。

B. 文章以连续的设问开头,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C. 第③段中“无入而不自得”在文段中的意思是: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D. 第④段中,与第③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是: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