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8分)

夏 梅 说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侯。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欲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①,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②,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③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也。

【注释】

①朱夏:《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故称夏季为“朱夏”。

②“廷尉董崇相”二名:董崇相,名应举,福建人,时任南京大理寺丞,故沿古称谓这廷尉。廷尉,汉时为九卿之一,掌刑狱。南都,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南都。在告,古代官员在家休假。

③属:通“嘱”,嘱托
1.纵观全文,第一节中的“冷”“热”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冷:                     ;热:                        。
2.“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原因是                   (1分)
3.对“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2分)

A.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奸巧的人会利用机会去亲近他们,既能够得到实际的名利,又不会有趋炎附势的讥讽;这些奸巧的人就像是在冬春之际,冰雪之中跑去欣赏梅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趋炎附势的人。

B.作者批评那些表面上“趋梅”,实质上是“附热”;表象上是“趋同”,实质上是“附势”;表面上是“趋时”,实际上是怀有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人。

C.作者指出,这些人趋炎附势却不被人察觉,这是因为他善于制造假象,而把本质掩盖起来。

D.作者感叹那些能不计前途而附和处于低谷时的权贵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
4.本文与《病梅馆记》都采用了         表现手法,都以梅说事,但主旨不同,本文主旨是                   《病梅馆记》的是                   (3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