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暴见孟于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 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日:“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日: “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颜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于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日: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四猜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战国时诸侯国的统治者均称王。

B. 齐,国名。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东北部。

C. 钟鼓: “鸣钟鼓,食珍馐”。古代仅用来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D. 羽旄: 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语暴以好乐          语: 告诉

B. 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 只是

C.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由: 通“犹”,犹如

D.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 诸侯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填然鼓之

B. 今王鼓乐于此/则移其民于河东

C.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君安与项伯有故

D.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斧斤以时入山林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B.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C.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D.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5.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暴见孟子,日;‘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 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C. 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D. 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音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快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是因为“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这两件事,都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