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2017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按照气象学标准,立春实际上是迎春。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以上为入春)大致在

A. 秦岭—淮河一线   B. 海南海口到台湾高雄一线

C. 太行山—燕山一线   D. 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当地气候变暖

C.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 当地降水增加

高二地理单选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