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七律压卷与唐诗审美

孙琴安

新诗百年,佳作不少,至今却没有个评判标准。旧诗则不同,不仅高手如林,佳作迭出,而且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后人根据这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在每种诗体中都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压卷之作”或“第一”。其中推出数量较多、争论比较激烈的,还是在对唐人七律的推举上。

宋人杨万里《诚斋诗话》拟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卷,严羽不以为然,在《沧浪诗话》中明确宣布:“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到了明代,“前七子”首领何景明又推沈俭期《独不见》为唐人七律压卷,鼎足而三。后来,大家争来争去,结果反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撂下,集中在《黄鹤楼》与《独不见》之间争高低。

王世贞非但否定了二诗,还把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重新提了出来,又开列了杜甫的《登高》、《秋兴》之一和之七三篇,以为欲求七律压卷,“当于四章求之”。 

或许有人会感到困惑,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为何多在初盛唐时期?中晚唐七律数量更多,为何不推?这就牵涉到古人对七律诗体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了。

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七律是难度最大的一种诗体。五律以清空一气、意味深远为上,甚至可以空灵幽淡一些;七律则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为上。姚鼐以为“七言今体句引字赊,尤贵气健”。施补华甚至认为“七律以元气浑成为上……以小巧粗犷为下”。如果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宋人推出的《九日蓝田崔氏庄》、《黄鹤楼》二篇,的确称得上“句引字赊”,笔健气足,《黄鹤楼》更是气象壮阔,“元气浑成”。尽管《黄鹤楼》的前四句连平仄都不合,颔联对仗也成问题,但通篇笔力雄健,为他人所罕见。再看其他人推出的七律压卷,无论是《登高》也好,《秋兴》八首也罢,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的七律为主,都在气势浩大、骨力遒劲的风格范围之内。绝不会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至于沈俭期的《独不见》有此荣幸,恐怕与其独特的位置有关。姚鼐以为此律“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正说出了其中的地位与玄机。窃以为:《黄鹤楼》以健气为胜,《独不见》以圆润为胜,二者各得其妙,而后者可视为初唐七律第一。

由于盛唐诗气象博大,七律亦多雄浑伟丽,气势磅礴,未免让杜甫、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占了便宜,多有被选为第一者。但也有人为此抱不平,硬是从中唐诗人中发掘了二首七律压卷,这便是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沈德潜曾说:“七律至随州,工绝亦秀绝矣,然前此浑厚兀养①之气不存。”但刘长卿这首《献淮宁节度使李相公》实在是鹤立鸡群,“家散万金酬士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健气凌云,通体浑成。沈德潜谓此律“起手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圆。”金圣叹说它如“象王回身”,都是盛赞此诗的气象壮阔,雄伟浑成。难怪何焯叹道:“气势笔力匹敌《黄鹤楼》诗,千载绝作也。”

中国古代在对诗的长期研究和探讨中,的确形成了一整套的诗歌评价体系,而这正是目前新诗所缺少的。  

(摘编自《文汇报》2017年4月14日,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对唐诗七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七律压卷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是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虽然推出的“压卷之作”争论比较激烈,但都是后人根据这些评判标准和审美原则推出的。

B. 历代所推唐人七律压卷多在初盛唐之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博大的盛唐诗气象与七律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特点不谋而合。

C. 《黄鹤楼》与《独不见》相比,作者认为二者各得其妙,而后者可视为初唐七律第一。

D. 无论是《登高》还是《秋兴》八首,尽管篇名不同,题材不一,被推为七律压卷,基本上是因为它们都以雄浑壮阔、刚健有力见长,都有气势浩大、骨力道劲的风格和范围之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严羽认为杨万里推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为唐人七律压卷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崔颢的《黄鹤楼》“以元气浑成为上”,应为第一。

B. 姚鼐以为《独不见》被推为七律压卷,是因为此律“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

C. 按照通行的七律压卷推选标准,绝不会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样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

D. 推选七律压卷主要考虑的是诗歌的内容风格、气势以及诗歌在历史上的独特位置,至于格律方面则没有严格的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气象博大的盛唐诗风孕育出雄浑伟丽、气势磅礴的七律作品,让杜甫、王维、崔颢等盛唐诗人多有作品被选为第一。

B. 沈德潜认为为,七律发展到刘长卿已经工巧特异至极,但是与前人七律相比,其浑厚兀奡的气势已经不存在了,但刘长卿的《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是个例外。

C. “家散万金酬土死,身留一剑答君恩”诸句一扫中晚唐诗歌精工典丽、浓郁感伤的幽艳细腻之风,豪气凌云,通体浑成。

D. 金圣叹盛赞刘长卿的《献淮宁军品节度使李相公》如“象王回身”,气象壮阔,雄伟浑成,“起手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圆”。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