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3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他们(智者学派)的一切学问,无论伦理学也好,修辞学也好,论辩术也好,都蕴藏着一个哲学的原则,一个思想体系、意识形态的原则”。对于该“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

    B. 倡导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C. 获得人本身的解放,构建符合人性的社会

    D. 个人主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5 题
  1.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震不已,每震则海底有声如雷。”

    《宋史》(卷六十七)

    “登州地震,海声如雷,岠嵎山震十月不止。”

    《东都事略·仁宗纪》

    “知青州叶清臣言登州地震不止,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从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九)

    “仁宗春秋高,皇嗣未立,登州岠嵎山数震,郡以言。彭年上疏曰:‘岠嵎极东方,殆东朝未建,人心摇动之象。宜早定储,以安天下之心。’”

    《渑水燕谈录》(卷第四)

    A. 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 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 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 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修建于公元610年的最著名的中国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应用这一原理,法国人在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里普里特桥,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这反映出

    A. 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智能浪费

    B. 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

    C.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西方文明间交流

    D. 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单向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7年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中国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自然》杂志还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潘在量子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2017年6月,“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这表明

    A. 我国量子理论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B. 我国在理论物理领域领先世界

    C. 潘建伟是量子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D. 量子理论开始应用于通讯实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

    A. 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

    B. 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为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理念

    B. 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 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

    A. 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

    B. 汲取朴素的民主思想精华

    C. 揉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

    D. 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 主张维新变法

    B. 坚持“中体西用”

    C. 提倡民主科学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 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

    B. 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

    C. 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D. 更多地致力于启迪民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下列选项与以上论述相符合的是

    A. “历史是‘博古史’,是基于‘密谋与隐私的传奇’”

    B. “历史发展的核心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

    C. “历史研究必须是计量的,才能是科学的”

    D.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 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当事人的回忆

    C. 史料辨析应考虑多种相关因素

    D.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A. 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 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 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 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伏尔泰认为: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卢梭则认为:“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他们观点的不同说明

    A. 卢梭质疑理性和科学

    B. 启蒙运动的深化

    C. 两人主张的政体不同

    D. 人文主义的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 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 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 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 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这说明

    A. 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B. 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C.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D. 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马丁·路德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彻底摧毁了罗马教廷统治

    C. 实现了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的和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这一年(1992年),作家张贤亮高调发表《文化型商人宜言》:“中国的文化人只有参与了经济生活才能干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强有力的,我们的手腕将会强壮起来,我们要把中国的市场骑在胯下,在上面展并优美的‘托马斯全旋””由此可知张贤亮主张

    A. 社会文化要凌驾于经济之上

    B. 商人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C. 社会生活应经、义、体并重

    D. 文化人应积极下海经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A. 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B. 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C. 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 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宋室南渡之后,由于社会变迁、国运式微,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比较突出,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A. 体现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B. 表明文学创作深受理学影响

    C. 反映君主专制强化的社会现实

    D. 在李清照与柳永身上表现明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此,黄宗羲

    A. 提出了“天下权寄于天下人”的主张

    B. 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C. 否定了专制君主将万民幸福系于一姓的谎言

    D. 抨击“孤秦”“陋宋”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 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 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大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A. 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 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 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他也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B. 把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C. 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 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汉元帝曾下诏说:“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天惟降灾,震惊朕师。治有大亏,咎至于斯。”这一史实表明汉元帝

    A. 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B. 缺乏应对灾害的手段

    C. 接受了“天人感应”学说

    D. 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据此可知

    A. 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B.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

    C.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

    D. 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以现实为手段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B. 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C. 人的解放符合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D. 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

    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B.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

    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

    D.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明末清初儒生对理学的反思,除了集中在朋党之争和清谈误国之外,矛头主要指向理学的空谈心性。顾炎武指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造成了“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据此,顾炎武

    A. 反对君主专制体制,积极准备“反清复明”

    B. 认为儒生清谈误国,号召“股肱”勤于政务

    C. 认为朋党争于意气,呼吁“爪牙”忠于国事

    D. 反对理学空谈心性,主张士人“经世致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面是唐宋时期使用雕版印刷书籍的有关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

    尝见吴蜀之人,鬻印板文字,色类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益于文教矣。

    北宋《册府元龟》

    国初印板止及四千,今仅至十万,经史义疏悉备。……今士庶家藏典籍多矣。

    《宋会要》

    A. 雕版印刷书籍始于唐末益州

    B. 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已臻完美

    C. 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 宋代鼓励民间印刷各类书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形容”艺术说:“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下列与他描述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 打着孔子旗号托古改制

    B. 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C. 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 继承传统并且发扬儒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 已经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 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 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 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据1964年统计,新中国全年卫生事业费九亿三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二亿五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八百三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于是在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医学教育要改革……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由于有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和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基层卫生人员的独特构想,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这支队伍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德成《毛泽东与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对漕政管理极为重视,建立了从朝廷到州县的管理机构,“行漕法规得到健全和完善,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明永乐十三年(1416年)以前,漕运由粮长和里长等民役完成。会通河重修之后,漕粮远距离运抵北京,“民解”难以完成,于是明朝采用了支运法,由民户和军队相结合运粮,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就近运到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粮仓,再由编定的官军分段沿河接运到通州。明宣德年间,因民役运粮耽误农时,同时军队运粮又多空舟往返,宣德五年(1431年),又推行了兑运法。即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各自运到所在的州县府,兑交给那里驻守卫所军队,由军队再沿运河直运到通州。兑运法的实施,使官运的路程南移,民运的路程相应缩短。明成化七年(1472年),又进一步推行直达法,规定由负责漕运的官军直到河南漕粮府州县码头领兑,直接运到通州,即由运军赴江南、南京附近的水次交兑,农民不必亲自赴淮、徐等仓交纳。但军运路程延长,农民需要付给运军的加耗运费亦有相应增加。从此漕运由民运转变为军运,官军运粮则成了南粮北运的主力。纵观明代漕运制度的演变,民运部分日益减少,而军运漕粮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

    ——整——编自百度《试述明代漕运制度的变革》

    (1)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

    (2)概括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今之辩”和“中外之争”。

    梁启超曾说:“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严复认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王国维认为:“学问之事本无东西。”孙中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述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