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单选题 34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4 题
  1. 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 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 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 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 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

    论语卷一

    经 文 评 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年谱,后人心诀。[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D.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她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只要我们还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有事。”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电影可以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

    B. 罗斯福借助秀兰·邓波儿推行新政

    C. 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D. 当时电影主要是以经济危机为题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

    A.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 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 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 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以下属于“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的主张是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十万豪商,胜有百万劲卒。”

    C. “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扶驭之反耳。”

    D.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 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C. 西方火炮的传人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 火药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A. 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 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 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 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8O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和“双百方针”的恢复

    D. 导致形成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 “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通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已是变歪了的。”该观点意在强调

    A.儒学公信力和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

    B.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社会文化

    D.儒家思想应统治者需求而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魏晋以前盛行钟、鼓、罄一类的敲打乐器,此类乐器使用往往用来显示主人身份等级。魏晋时期,钟、鼓、罄等乐器已经失去了昔时的辉煌,活跃于社会上的大多是可携带的乐器,如古琴、长笛、筝、琵琶等。这一变化表明魏晋时期

    A.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传统伦理观遭到了严峻挑战

    C.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代正处在天下分裂、动荡的环境之下,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理学家“与时偕行”,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意为用''平均”的理念去治理国家。例如陆九渊就曾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据此可知,宋代理学家

    A.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的权威

    B.具有强烈的济世精神

    C.重构维护君主专制的道德观

    D.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标志着西欧近代化的开端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D.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

    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40年后,中国信西教之徒在农村往往是舆论所鄙视的下层人物,缙绅之流几乎以异类观之,而城市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知识分子也常以平和之气作些记述。这说明

    A.西方宗教对农村影响超过城市

    B.市民思想开放对西方宗教宽容

    C.传统观念受冲击程度存在差异

    D.宗教信仰与民众经济状况相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福州船政局——《孔子改制考》——《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第一届人大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和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国别

    时间

    传播和发展

    俄国

    1883——1903年

    以普列汉诺夫、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多个角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发展。

    中国

    1917年前后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强这一时代召唤下逐渐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但仅仅是感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众多思想中的一种在中国传播,粗浅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或翻译其著作内容是比较肤浅、零碎的,不仅缺乏整体性,还有很多非科学、不准确,甚至是歪曲的介绍。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B.中俄对理论认识的差距源于国情不同

    C.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缺乏深人的研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深受俄国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即以不进化之社会言之,其间亦不无微变例如吾辈不满于康先生,而康先生曾亦不满于张之洞与李鸿章,而张之洞、李鸿章亦曾不满于清廷反对铁路与海军之诸顽固也宇宙间精神物质,无时不在变迁即进化之途。道德彝伦,又焉能外……试更以演绎之法,推论孔子之道,实证其适用于现代与否,其断论可得而知之矣”这表明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实质目的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批判封建专制唤醒民众觉悟

    D.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行》里曾这样描述:“黑色的外套,礼俗上的丧服、……悲占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出我的真实情绪。…它们不过是悲哀的装饰和衣服;可是我的郁结的心事却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反映出莎士比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特点是

    A. 注重讴歌人性本能的伟大

    B. 重点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C. 侧亚宣传自由平等的人文思想

    D. 主要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

    B. 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

    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

    D. 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影响了西方议会制度的建立 D.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近代有欧洲启蒙思想家认为:“有人认为摧毁陈旧的法律对人类造成了伤害,但是,人们就应该去钳制理性吗?要知道,理性毕竟是一切法律的源泉,没有理性,人们甚至产生不了法律的概念。”作者对理性与法律的理解是

    A.理性比法律更为重要 B.理性对人类造成了伤害

    C.应该钳制理性保护法律 D.理性与法律同等重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启蒙学派的哲学家曾经哀叹中世纪是理智的谬误时代,而他们却怀着尊敬甚至留恋的心情去看待以往的年代,从中找到一种富有魅力而又丰富多彩的东西,或者是寻觅到在当代已经看不到的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材料中的“他们”指

    A. 浪漫主义者

    B. 批判现实主义者

    C. 现代主义者

    D. 革命现实主义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都

    A.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B.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C.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某学生在学习欧洲人文主义发展历史时,总结出“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等关键信息。据此可知,该学生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约有人口5.5亿,全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到1978年,青壮年文盲率已经下降到5%。1949年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2人,1978年上升为8.9人。以上现象的变化得益于

    A.义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希望工程的推动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A. 和谐人际关系   B. 维护社会秩序   C. 确立儒学独尊   D. 巩固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问:“小学、大学如何?”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

    ——《朱子语类》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并说出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的重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的“经世之学”是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但绝不是“非儒”。这种既不抛弃传统又在器物层面上实行西化的要求决定了康有为不得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来重新解释传统的儒家经典,以使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康有为)在潜意识上无疑还是“蕴含着对西方近代文明深刻的疑忌、强烈的不满乃至发自内心的痛恶”。可以认为,康有为的思想反映了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没落”,并努力“种下新思想的种子”这样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举动的必然产物。

    ——摘编自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

    材料二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思想所体现的“时代矛盾”,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正确对待孔子与儒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漠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古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