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胡谐之,豫章南昌人也。祖廉之,治书侍御史。父翼之,州辟不就。谐之初辟州从事主簿,临贺王国常侍,抚军行参军,晋熙王安西中兵参军,南梁郡大守。以器局见称。徙邵陵王南中郎中兵,领汝南大守,不拜。除左军将军,不拜。

世祖顿盆城,使谐之守寻阳城,及为江州,复以谐之为别驾,委以事任。文惠大子镇襄阳,世祖以谐之心腹,出为北中郎征虏司马,爵关内侯。在镇毗赞,甚有心力。建元二年,还为骁骑将军,转黄门郎,领羽林监。永明元年,转守卫尉。明年,加给事中。三年,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

谐之风形瑰润,善自居处,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六年,迁都官尚书。上欲迁谐之,尝从容谓谐之曰:“江州有几侍中邪?”谐之答曰:“近世唯有程道惠一人而已。”上曰:“当令有二。”后以语尚书令王俭,俭意更异,乃以为太子中庶子,领左卫率。

谐之兄谟之亡,谐之上表曰:“臣私门罪衅,早备荼苦。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何图一旦奄见弃放,吉凶分违,不获临奉,乞解所职。”诏不许。

八年,上遣谐之率禁兵讨巴东王子响于江陵,兼长史行事。为子响所败,有司奏免官,权行军事如故。复为卫尉,领中庶子。谐之有识计,每朝廷官缺及应迁代,密量上所用人,皆如其言,虞悰以此称服之。十年,转度支尚书。明年,卒,年五十一。赠右将军、豫州刺史。谥曰肃。

(节选自《南齐书·胡谐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B.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C.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D. 兄弟三人/共相抚鞠婴孩/抱疾/得及成人/长兄臣谌之/复早殒没/与今亡第二兄臣谟之衔戚家庭/得蒙训长/情同极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辟,指君主召见并授予其官职,它与文中的“徙”“出”“加”“赠”意思相同。

B. 永明元年,属于年号纪年法,古代纪年法还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等。

C. 禁兵,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于帝王且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任务的军队。

D. 谥,文中指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被加给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谐之亲情观念很重。胡谐之兄弟之间情感深厚,他的哥哥胡谟之去世之后,他向皇帝上表,提出辞职,皇帝没有准许。

B. 胡谐之不接受任命。他曾被任命为邵陵王南中郎中兵、汝南太守,又被任命为左军将军,他都因职位太低而没有接受任命。

C. 胡谐之受世祖器重。世祖担任江州刺史时用他作别驾,还把职任上的事委托给他;文惠太子镇守襄阳时,世祖把胡谐之当心腹看待。

D. 胡谐之很有见地。每当朝廷官员缺额应提拔或替代时,他就会暗中预测皇上想要任用的人,结果都像他所说的那样,虞悰很佩服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兼以旧恩见遇,朝士多与交游。

(2)为子响所败,有司奏免官,权行军事如故。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