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2)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3)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图中数字编号①是洋务运动,②③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概括近代化呈现的特点。

材料四: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5)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根据材料四归纳五四精神的内涵。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