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我看到了一条河

(1)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2)刚开始学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3)“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4)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5)“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6)“里克看见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7)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趟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8)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9)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下来,我一定要赢得那10先令。

(10)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大家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到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11)“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12)爸爸紧紧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第(2)段画线句“我”每天都练几个小时游泳,可一个假期都没有学会,体现了“我”百折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

B.第(7)段画线句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突出表现我严重的畏惧心理。

C.第(8)段画线句写“我”在水中努力挣扎的情形,表现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D.第(12)段画线句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事,表明了“我”的父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养成了“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的个性。

B.第(1)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他对孩子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3)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我”冒着危险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敢于冒险的小男孩。

B.母亲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凶狠个性。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看上去”一词暗示父亲强装对孩子的漠不关心,实际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表明她对“我”的安慰。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