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浮财

江岸

①整个演播大厅座无虚席,各路收藏界人士济济一堂。五位并肩而坐的国内资深文物鉴定大师和粉面含春的美女主持人已经准备就绪。随着导演的一声令下,享誉国内的省电视台大型综艺文化益智类节目“华豫之门”开始录播了。

②嘉宾通道从大厅门口直通大厅正前方宽广的舞台。耀眼的追光灯从门口一直跟随着第一位嘉宾,把他送到舞台上。在主持人的示意下,他把双手捧着的藏品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舞台前部的珍宝展示台上。

③这是一位中年人。他穿一身半新的西服,但衣服明显不合身,挂在他身上有些晃荡,看起来,好像是临时借来的。中年人有些木讷,有些腼腆,站在主持人面前,看一眼主持人,又迅速地低下头去。

④主持人问:“请问您这是一件什么藏品?”

⑤中年人说:“我这是一件铜香炉,听人说底部有‘大明宣德’四个篆字,应该是大明宣德炉。”

⑥“您确信它是大明宣德炉吗?”

⑦“这个,我也说不好。我不太懂文物。”

⑧主持人呵呵笑了,继续问道:“请问您是怎么得到它的?”

⑨中年人踌躇一下,说:“其实它不是我的,我是替我父亲来的。”

⑩“那么说,它是您父亲的。您父亲为什么自己不亲自来呢?”

(11)“其实它也不是我父亲的,是我爷爷传给我父亲的。我父亲年事已高,来不了。我今天是受父亲委托来到这里的。”

(12)“哦,是这样。您爷爷传给您父亲,您父亲又委托您带过来参加鉴定,这个铜炉应该是你们家传的了……”

(13)“不,它不是我们家的。”

(14)“说真的,先生,您把我绕糊涂了。”

(15)中年人挠了一下头,为难地说:“说起来有点话长。我能从头说起吗?”

(16)主持人迟疑了一下,说:“好,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您的故事。”

(17)中年人打开了话匣子。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语言也开始流畅起来:“我来自豫南山区黄泥湾。解放前,我们黄泥湾有个地主,叫冯月波,是我们家远亲。我太爷、太奶死得早,我爷爷就是在冯家长大的,后来就给他家当了长工。冯家大少爷冯幼波在汉口读书,后来当兵了。冯幼波有一次回乡探亲,带回来这个铜香炉。冯月波把这个铜香炉放在供桌上,逢年过节时用它烧香。后来就解放了,冯幼波再也没有回来,听说去了台湾。土改前,冯月波专门交代我爷爷,说万一他有个好歹,让我爷爷保管好这个铜香炉,什么时候大少爷回来,就交给他。我爷爷答应了。土改开始不久,冯月波被枪毙了,贫下中农分了他的浮财。很多人家分到了八仙桌、太师椅、四柱床,分到了绫罗绸缎,有的是回家的,有的是回家的,都累得吭吭哧哧的。我爷爷什么都没有要,就要了这个铜香炉。他把铜香炉在怀里,回到家,被我奶奶好一顿埋怨。”

(18)趁中年人的讲述告一段落。主持人问:“这个铜香炉就一直留在你们家了?”

(19)中年人点点头,说:“是的。我爷爷一直等到死,也没有等回少东家冯幼波。他临终的时候,把这个铜香炉交给了我父亲,让他继续等着冯家人。现在我父亲时间不多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铜香炉。他看到电视上有你们这个节目,就让我赶紧报名,一定让我参加节目。”

(20)主持人说:“对不起,报名我们这个节目的人太多,可能没有及时让您参加。不过,好在今天,您终于来了。”

(21)中年人说:“非常感谢电视台给我这个机会。我今天来,不是为了鉴定这个铜香炉的真假,也不是为了知道它到底值多少钱。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节目,找到老冯家的后人,让他们知道,他们家的铜香炉,在我们手里。”

(22)主持人问:“经过鉴定,如果这个铜香炉真的是大明宣德炉,您不愿意自己留下吗?”

(23)中年人说:“如果想自己留下,今天我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我们家三代人就不会替老冯家把这个铜香炉保管到今天。我父亲手上有个大明宣德炉,在我们当地是公开的秘密。文物贩子要买,小偷来偷,还有个乡干部硬要拿走。最吓人的一次,两个家伙冒充警察到我们家抄家,说我父亲违犯国法,私藏文物。我们保管这个铜香炉,实在也不容易。我们很缺钱,但是,我们不能不守信义。”

(24)主持人没再说话,啪啪啪地鼓起掌来。整个演播大厅内,顿时掌声如潮。

(摘自《河南江岸新浪微博》,有改动)

1.第③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铜香炉的真正主人直到第(17)自然段才介绍清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3.小说第(17)自然段划线句中加点的动词体现了“很多人”和“爷爷”怎样的心理?

4.阅读全文,请你谈谈“中年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