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中,君子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立身处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穿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乙〗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范   B. 立身处世   C. 贯穿   D. 正是

2.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用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高一语文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