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述先为/ 会稽以母丧/ 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 吊遂不重诣。

B. 述先为会稽/ 以母丧居郡境/ 羲之代述/ 止一吊/ 遂不重诣

C. 述先为/ 会稽以母丧/ 居郡境羲之代述/ 止一吊遂不重诣

D. 述先为会稽/ 以母丧居郡境/ 羲之代述止一/ 吊遂不重诣

2.以下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   )

A. 从子,即侄子指兄弟之子。类似的称谓还有从女,即侄女,指兄弟之女;从父,即伯父或叔父。

B.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C. 骨鲠,有骨干,骨骼之意,比喻诗文的主旨或风格;也有刚直之意,比喻人的刚直秉性。文中指前一个意项。

D. “遂以女妻之”中“妻”,名词作动词,可理解为嫁。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 王羲之生性喜欢鹅,曾经为了得到鹅而答应一道士为他写了一篇《道德经》。

C.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 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