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⑴日本近畿大学农业部研究人员发现,厨房洗手池、砧板等处很易变成微生物的窝。调查显示,在日本,每当梅雨季节和盛夏来临,食物中毒的人数会骤增。砧板作为高频日常必需品,清洁与否切实影响着人体健康。

⑵北京积水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郭宇表示,砧板中对人有害的微生物主要是真菌和细菌。适宜的温度及砧板上残留的水分和有机物,为这些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砧板上凹凸不平的刀痕,犹如无数个阴暗潮湿的“洞穴”,非常适合真菌及细菌的生存繁殖。

⑶真菌包括各种曲霉菌及念珠菌、黄曲霉菌,有时我们肉眼可见的砧板长毛或黑斑、貌似青苔,就是此类真菌。虽然它们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具有致病性,如肿瘤及化疗患者、糖尿病人群以及老人、儿童等,易引发这些人群患皮肤病、伤口感染及呼吸道系统疾病等。黄曲霉素更是一级致癌物,与癌症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念珠菌很容易生长在木质材料上,如果食用了被它污染的食品,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腹泻等疾病。而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前者常引起严重腹泻,特别是婴幼儿;沙门菌曾引起过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

⑷真菌和细菌怕失去水分,因此,平时清洗和保存砧板首先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晾干。如果用抹布擦拭,一定要保证抹布本身的整洁卫生,否则只会越擦越脏。同时还应注意,立在操作台上的砧板其接触部位易滋生细菌,平时不妨采取悬挂的方法。

⑸有些人认为食物细菌经高温烹制后自会消失,但有些菌类如黄曲霉毒素要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消除,日常烹饪的100摄氏度无法完全将其清除。因此,除日常使用后的正常清水洗净外,还可以用适量白醋及碱水(小苏打)进行清洁。

⑹郭宇医师介绍,白醋和碱水的清洁效果要优于清水,且实验证明这样不仅能去除表面大约70%~80%的细菌,还操作简单。周春玲还建议,最好将熟食、水果、生食的砧板分开,至少要分生食和熟食砧板。因为生食的污染物,如蔬菜上的虫卵、肉食残留、动物血等存在砧板上,不可避免会被熟食裹挟,细菌就会直接进入人体,从而造成伤害。

⑺如果条件允许,木质砧板每3个月就应更换一次。一般情况下,当砧板上出现过多刀痕、材质变色、表面不光滑等现象时,就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对健康造成影响。

1.下面对“真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菌经常会出现在厨房洗手池、砧板等地方,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B.因为砧板上有凹凸不平的刀痕,容易残留水分和有机物,所以适合真菌生存繁殖。

C.肿瘤及化疗患者、糖尿病人群以及老人、儿童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会因真菌引起疾病。

D.念珠菌和大肠杆菌这两种真菌都会引起腹泻疾病,而沙门菌曾引起过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用日本的研究发现引出了砧板,接着介绍存在砧板里的真菌和细菌的特点及危害,然后说明如何防止砧板出现污染。

B.用白醋和碱水来清洁砧板不仅能去除表面大约70%~80%的细菌,还操作简单。

C.选文第⑸段的内容说明了食物细菌经高温烹制后自会消失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D.题目既点出了真菌和细菌出现的地方,又突出了它们难以被人看到的特点和危害。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说说日常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砧板的清洁,避免“祸从口入”。

材料: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家三口在没有不良嗜好或家庭遗传病史的情况下先后患癌,调查发现,他们是因为使用了不卫生的砧板,导致“祸从口入”。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