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音乐产业的低迷,最能体会到切肤之痛的是唱片公司。经营的不景气,已经让很多投资者转行。比如,知名音乐企业广东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转而投资房地产和餐饮业,当年以制作、营销音像制品而闻名的广东“俏佳人”传媒将主业转为传媒经营,曾以包装歌手、制作音乐制品而享誉业内的中国国际文化艺术总公司将音乐产业变为副业……不仅如此,不少人认为,原创歌曲的匮乏,也折射出音乐产业不景气的困局。

据了解,如今很多音乐人的主要业务是为影视剧、晚会、音乐剧等进行创作,属于委托定制,在使用时本就是以一次性居多,被侵权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若是制作唱片或单曲,尤其是流行音乐,一旦红火,就难逃被盗版的命运。在这样的生态中,音乐人不得不在作品出售时就尽量抬高价格,而不是根据其后的市场反响来取得回报,唱片公司也会因此承担更多的风险。“如果盗版率下降1%,人均正版消费提升10%,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就可扩大一倍。”有业内人士如是说。特别是网络侵权,极大打击了音乐产业经营者和音乐创作者的热情。虽然他们不断将侵权嫌疑人告上法庭,并经常胜诉,可赔偿最多也不过20万元,少则仅数万元,侵权成本仍然过低。而网络环境下侵权主体的虚拟性、形式的多样、数据的易于篡改等都让责任认定十分困难,使得维权成本过高、得不偿失。不过,在投资商看来,音乐产业的低迷不仅是版权问题。多米音乐的总裁石建平认为,国内音乐人创意不够,音乐风格不如国外丰富多彩,没有优秀作品,音乐产业也无从谈起。 广东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广源也认为“许多词曲作者写不出好作品是受社会浮躁环境的影响,忙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创作,无法沉下心来”。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网络渐成音乐传播主流方式,数字音乐正在逐步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途径,传统音乐产业的萎缩也在情理之中。“发烧友毕竟是极少数,听众对音乐接受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那种要求‘高保真’、精确度和音色音质的时代已经过去。”作曲家张千一表示,“听大概、听感觉、重传播正在成为时尚,走路、开车时粗放型欣赏音乐的方式日渐流行,这就为新型的音乐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传统音乐产业不能不陷入低谷期。”

1.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造成国内传统音乐产业低迷的原因的一项是:

A. 音乐公司纷纷转行,原创歌曲匮乏。

B. 盗版猖獗限制音乐产业规模,侵权成本过低打击创作热情。

C. 音乐人创意不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D. 音乐传播和受众接受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现在很多音乐人的主要业务是一次性地给影视剧、晚会、音乐剧等进行创作,致使原创音乐匮乏。

B. 流行音乐一旦红火就难逃盗版的命运,尤其是网络侵权的严重,反映了音乐经营者和创作人维权意识的薄弱。

C. 听众欣赏音乐“听大概”“听感觉”,粗放型的欣赏方式给音乐制作者在“高保真”、精确度和音色音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 在现今的音乐生态下,音乐人不能从市场反响得到回报,所以在出售作品时尽量抬高价格,这有他们的无奈。

3.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今网络上很多电影、电视剧、歌曲等必须付费收看,主要原因是盗版现象太严重。

B. 如果一位作曲家创作了一首很流行的歌曲而出了名,那他肯定沉不下心来继续创作。

C. 音乐作品的质量影响音乐产业的发展,有了高质量的音乐作品,音乐产业就能红火。

D. 音乐公司如有政策的强力保障,能够制作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将前景可观。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