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索罗斯:天才魔鬼混合体

北京时间7月27日,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致信全体股东,索罗斯将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从此结束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

在叱咤全球金融市场40年之后,索罗斯似乎是亲自为他创造的这个时代画上了句点。而作为一个天才与魔鬼的混合体,他的名字,仍将永载金融史册。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944年,随着纳粹德国占领布达佩斯,索罗斯随全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尔后又去了伦敦。他曾经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直到194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虽然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但他本人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他受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影响更深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索罗斯几乎完全专注于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撰写了不少自己的哲学论文,雄心勃勃地要做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可惜,家庭的贫穷和波普的劝阻使“哲学家索罗斯”最终选择了回归专业,谋求一份“更有前途”的经济或金融工作。

于是,“金融家索罗斯”诞生了。

二十多年之中,从伦敦到纽约,索罗斯经历了欧美金融家最典型的“三级跳”──从默默无闻的普通交易员,到明星交易员兼高级分析师,最后创办自己的基金,成为华尔街的一支独立力量。

1969年开始,索罗斯与他的著名合伙人吉姆·罗杰斯在纽约开设了“双鹰基金”,初始资本为25万美元;十年之后,这家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

在过去42年中,量子基金的平均每年回报率约为20%,被列为给投资者带来最高净回报的10个对冲基金之首。

某电视台记者曾对此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

1992年,他成功押注英国将被迫让英镑贬值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狂赚10亿美元,并得名“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年其基金增长了67.5%。

1994年,他又对墨西哥比索发起攻击,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告罄,不得不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实行自由浮动,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国内股市的崩溃,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机中收入不菲。

1997年3月,索罗斯基金开始放空泰铢,随后在国际游资的推动下泰铢狂跌不止,索罗斯管理的基金从中获取了暴利。之后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意犹未尽的索罗斯将触角又伸向了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却不曾想被香港政府和其身后挺立的中央政府打乱了算盘,这才放弃港币悻悻而归。

喜欢与中央银行对着干,已经成为索罗斯独特的“名片”。华尔街时报曾将他称为“金融界的坏孩子”,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则直接怒斥他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纵火犯”。

事实上,索罗斯从不隐瞒他作为投资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信奉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对在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任何人都不存在负罪感,因为他也可能遭受损失。

比如1998年投资俄罗斯国家电信公司Svyazinvest就被索罗斯认为是其投资生涯中最大的败笔。“我自己满怀希望,结果被它骗了。”

发现自己犯了错怎么办?“抛售、退出。”索罗斯的答案简洁有力,“最简单的是,了解自己的错误,研究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近年来,索罗斯的直觉却似乎总是出错。调查公司报告显示,其量子基金尽管保持着20%的年均回报率,但过去18个月表现极差,去年仅获利2.5%,今年上半年更亏损6%。此外,索罗斯旗下1/3与能源业有关的股票投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有人认为,业绩不佳,或许正是索罗斯做出退休决定的一大原因。但在另一些分析者看来,事情却未必那么简单。

同时,还有消息称,量子基金目前持现比例高达75%。这更让一些分析人士笃信,此时宣布退休的索罗斯,很可能只是暂时封刀,一旦时机到来,又将大干一番。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声明索罗斯将不再为外部投资者理财,因为索罗斯在过去18个月中表现极差,今年上半年更亏损6%,愧对投资者。

B. 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家庭,曾经历过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后成长为叱咤全球金融市场40年的风云人物。

C. 索罗斯与吉姆·罗杰斯在纽约开设的“双鹰基金”,后更名为“量子基金”,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净回报最高的对冲基金。

D. 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索罗斯将触角伸向了中国的香港,被香港政府和其身后挺立的中央政府击退,放弃了对港币的进攻。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专注于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一心想成为“哲学家索罗斯”,但家庭的境况使他的哲学家的梦想破灭。

B. 作为投资家的索罗斯一直以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在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任何人都无负罪感,因为双方都可能遭受损失。

C. 索罗斯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但也遭遇了投资失败,他在1998年投资俄罗斯国家电信公司被其认为是一大败笔。

D. 业绩不佳,正是索罗斯做出退休决定的一大原因,但一些分折人士深信索罗斯只是暂时封刀,一旦时机到来,他将大干一番。

E. 本文回顾了索罗斯的人生经历,详述了索罗斯在金融领域的一些所作所为,传达出作者对索罗斯的敬仰、羡慕之情。

3.文章为什么称索罗斯是天才魔鬼混合体?请结合文本分析。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