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语段(三)

记游定惠院

苏 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是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B.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C.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D.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2.游定惠院时作者经过了许多地方。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经过东小山,发现一株海棠。 B.山上老枳木散发不凡的香味。

C.喝酒后去吴越处休息。 D.到了晚上,徒步出了城东。

3.《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把月亮描绘的如此美丽:“月下如积水空明”。请摘抄本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则园已易主   寒暑易节(《愚公移山》) B.而居处俢洁   不可久居(柳宗元《小石潭记》)

C.既辟地矣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D.乃径归   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