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惠山泥人

①关于惠山泥人的来历,当地也有一则传说:远古时,无锡一带地广人稀,有虎狼之患,危及人们的生活。后来出现了英明神武的“沙孩儿”,制服猛兽,造富百姓,被誉为“民间英雄”。所以,人们通过为其造像的方式来纪念他。“沙孩儿”即“大阿福”。有学者考证说,大阿福是明清时期麒麟送子民俗的衍生物。也有传说,刘伯温研究兵法,出于需要捏泥人布阵。受其启发,乡人模仿捏制,用以售卖糊口。

惠山泥人工艺极具特色:造型丰润、设色清丽、捏塑精微、绘法柔和,温雅贵气,可视为我国江南地区民间泥塑代表。从造型上看,惠山泥人尽量保持浑圆单纯的外观特征,线条简洁概括,流畅优美,形体不做深刻,多以浅雕为主,通过色彩的晕染描绘,来增强体积感,这种绘法被称为底坯高画。

③惠山泥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货,制作精细,人物刻画生动,色彩华丽,耐人寻味,适宜赠礼或欣赏之用;第二类是粗货,即寓含吉庆之意,或取材于民间故事的泥塑人物。无论是细货还是粗货,在基本工艺上趋于近同。

④阿福是惠山泥人中的经典形象,同时也可能是出现最早的泥人品类。“阿福”是指“有福气的孩子”。在江南一带,旧以阿福为小名者不少见,最初,阿福只有一个男孩,后来有了一个女孩,配成一对。传统阿福着古装,头部抓髻,缀饰彩花,怀抱麒麟,笑容可掬,阿福寓意吉祥、祈福消灾。

⑤惠山泥人在大阿福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小花囡、如意囡等不同形象。小花囡是吴地方言,意指俊俏乖巧的女孩儿,讨人喜欢。造型与阿福多有相似之处,盘腿而坐,怀抱年兽或其他吉祥物,内秀娴静,微微含笑,浓发结髻。

⑥戏文人物是惠山泥人工艺的升华,同时,由于其表现内容通常为戏曲,因而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惠山泥人中颇具代表性的种类。戏文人物表现的情节和角色很多,主要采自昆曲和京剧,由于富含情节性,做工精致,故而受到广泛青睐。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

2.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惠山泥人的?

3.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②自然段划线的句子。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