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学作品阅读。

剃头阿六

凌鼎年

①常言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不,剃头阿六依然挑着剃头担走街串乡。是年民国三十一年。

②那天,田爷突然想起明儿是自己六十大寿的日子,虽说年景不好,兵荒马乱的,但人生满一花甲毕竟是大事。祝寿是谈不上了,拾掇拾掇头发,光光表表,也算自己对得起自己。于是,田爷决定剃头修面。

③正在这时,剃头阿六走进了这篇故事。

④田爷对这位剃头匠的手艺打着问号。他试探性地问:“师傅会哪几种发式?”

⑤剃头阿六一指剃头担,但见一方泛黄的白布上书有“童叟无欺,保君满意。”并自言自语云:“虽云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

⑥嗬,口气倒不小。田爷插上了一句:“倘若不满意呢?”

⑦“砸我担!”剃头阿六干脆得一刮两响。

⑧这年月,剃头的能混个肚子圆就上上大吉了。一个乡下剃头佬,如此大言不惭,莫非真有本事,能使人耳目一新?

⑨剃头阿六很快进入角色,真正是一丝不苟。正理着,突然“嘡、嘡、嘡”——的大锣声急骤响起。不好,小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不一会,哭爷的喊娘的,鸡飞狗跳,猪嚎驴叫,逃的逃躲的躲,整个村庄乱了套。

⑩田爷急煞,顾不得半截子阴阳头,起身欲走。剃头阿六不由分说,一把按住,说:“慌啥,还没完。这模样,算出你自己丑还算出我的丑?”

⑪天哪!炸弹跟屁股就来了,性命保不保都天知道,还剃甚么头,真是的。田爷死活不肯再剃,再三表示剃头钱决不少一个子。

⑫剃头阿六仿佛受了极大侮辱似的,拿起一把磨得锃光锃亮的剃须刀在田爷面前晃了晃说:“莫动,莫嚷。割了喉咙莫怨我手艺不精!”

⑬由于那把明晃晃的剃须刀,令田爷不敢再动弹,只是浑身上下筛糠般抖个不停。“轰!轰……”日本人的炸弹在村头炸响了。

⑭田爷吓出一身冷汗,头皮也湿得有水淌下。剃头阿六顾自剃头,一点不在乎可能出现的危险,仿佛压根儿没听见炸弹的爆炸声,没看见村庄里乱糟糟一片逃难景象。

⑮终于,剃头阿六收起了剃须刀,取出一面破旧的镜子给田爷照看,嘴里说:“满意不满意在你,手艺绝不马虎在我。”

⑯田爷哪有心思照看镜子,急欲付钱开溜。就在这当儿,飞机的呼啸声近了,炸弹从天而降。弹片击中剃头佬后背,血染红了他整个背脊。田爷抱着血人般的剃头佬不知所措。

⑰剃头阿六死死盯着田爷,断断续续地说:“如、如不满、满意,可以不、不给钱。”

⑱田爷连连说道:“满意,真的很满意……。”

⑲可惜剃头佬永远听不见了。

1.通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1)开端:________

(2)发展:________

(3)高潮:________

(4)结局:炸弹击中,阿六被炸,田爷信服。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剃头阿六死死盯着田爷,断断续续地说:“如、如不满、满意,可以不、不给钱。”(从人物描写角度加以赏析。)

②嗬,口气倒不小。田爷插上了一句:“倘若不满意呢?”(请揣摩当时田爷的心理活动,要求用第一人称表述。)

3.评论家认为凌鼎年善于将人物安放在精心设计的反常环境之中,从而揭示人物行为和人物性格的深层内容。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两处即可)

4.《礼记》里说:“敬业乐群。”《论语》里说:“敬事而信。”古今中外,人们对“敬”都十分看重。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敬”的看法。

(链接材料)

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爱默生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